/* */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父母一句讚美、勝過老師十句鼓勵、勝過同學百句佳言

曼陀羅心靈彩繪是訓練孩子耐心及專注力的活動,藉由具有的圖案,

讓孩子自行發揮創意著上豐富的顏色,撫慰孩子心靈上對彩繪的美。



許多孩子一開始玩這個活動時,真是沒什麼耐性,用一、二種顏色,

就把整張圖圖滿,不然就大肆揮灑,也是有趣啦!



我們只做小部分的建議,完全接受孩子自我完成的作品,不否定、

不做任何負面的批評。慢慢鼓勵孩子,讚美孩子,讓他們對自己的作品,

產生喜歡、接受。



經過幾次的活動,發現到大多數孩子,已產生了“自我要求的能力”,

不在是隨便塗鴉敷衍了事,非常地認真,專注地完成。



看見孩子們這樣的改變,我的內心真的很開心,也很感動孩子的努力,

不枉費我們這麼用心、處心積慮的想盡各種辦法,來培養孩子某些能力的展現。



親愛的家長們:

看到孩子所完成的任何作品,先別急著批評、指教,孩子的可塑性還很高,

要學習的還很多,多給孩子讚美的聲音,他們真的都很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認同,

父母的認同是孩子自信最佳的來源,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學習最佳的動能。





結論:〝父母一句讚美,勝過老師十句鼓勵,勝過同學百句佳言 〞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國一生的失落感

我的孩子健偉在偶然間看到舊社國小所發行的親師生聯絡簿,

首頁印著大大的幾個字:優秀是學來的─ 訪問◎◎◎同學(沒經過當事者同意,不列出姓名)

這是一項由小六孩子訪問上一屆大哥哥、大姐姐的活動,

被訪問的這幾位同學,和健偉是同屆的孩子。



我這個媽還真是敏感,有感受到健偉當下的心情,我試著了解,

以輕鬆的口吻說著:「有失落感ㄏㄥ。」健偉答道:「不會啊。」

青春期吧!不是那麼肯承認的。



當媽的我只好以身作則囉!我就說了:「你比媽媽還堅強,若是我沒被訪問到,我應該會很難過,

何況我跟他好像差不多優秀,為什麼榜上我無名?我就會“獄卒”」。



哈哈!真重了我的計,果然就滔滔不絕的說出了他的想法:

是有一些些的失落感啦!也覺得有些不公平,為什麼只訪問特定的學校及特定的學生。



我跟孩子回應,或許學校有做業性的困難,無法一一的訪問,學校業務的雜事很多,

應該體諒、接受。



重點來了,我問健偉對失落感的想法是什麼?原本不說,被我一直追問,

忍不住被這個媽煩,就說出了他的想法:

他說:「會失落感,應該是沒有得到被認同,沒有得到想得到的,心情就會變差。」

嗯!媽媽認同你的說法ㄝ。早說就好了嘛,浪費我那麼多的時間追問你。

吼~~你很奇ㄋㄟ! ((兩人笑笑的繼續各自做各自的事了))



更絕的是到他要去睡覺前,跟我說:「媽媽,其實你會一直問我,是怕我心理會受傷對不對?

放心喇,祇是難過一下下而已,沒事啦!」



我ㄌ一ㄝ!真輸給他了,還真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呢 !









結論:親子間的互動隨時在發生,把握當下的機會,會增加彼此的了解和感情的培養。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給他真愛 不要溺愛

我們的社會不斷的教育父母用愛來包容孩子,用愛來看待孩子的優缺點,

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要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正確的行為態度,於是我們可以看到,

許多父母用溺愛來教育孩子不當的行為,模糊了是非焦點,使得孩子不知自己錯在哪,

延誤了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常常看到爺爺奶奶或外勞就替孩子背起了書包,孩子也認為天經地義的事,

無形中養成孩子凡是都要有人代勞的心理,造成孩子不會去體驗生活上的細節,

除了應付學校的考試和上網交友及玩各種線上電玩以外,絲毫不具生活的基本技能。



還記得我們小時後嗎?我們學會自己煮泡麵,蛋炒飯,自己帶便當,洗布鞋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學會獨立面對自己所不能的,也較能有具備愛人的能力,

及替人著想的寬容的心。



或許時代背景的不同,不能同日而語,但身職教育的我,常常在輔導的各案中,

發現到父母教育孩子所帶來的結果。相信身為父母的我們,絕對的愛我們的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境也絕對相同。



真愛、溺愛,一線之隔,拿捏的氛圍也很難,但我相信,有心的父母,

會學習 、會用心觀察、會找到方法,來教育孩子,我們也常常檢視我自己,

有無過度溺愛,或過度的保護孩子,少子化的社會,都想把應有盡有的種種,

給了孩子,孩子未必都消化的了呢!

推薦書籍

上星期帶孩子到書局看書

無意間翻閱到這本親職教養的書

一星期的細讀它

發現這本書的教養理念與手法

和我在帶我那寶貝的過程觀念很類似



只可惜我不會出書

阿........不然

可能會成為一個作家喔!



哈!哈!開玩笑的啦 !

這本書真的還滿不錯的



書名是:

圖解正面教養法



出版社是:

世茂出版集團



作者是:

日本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多湖輝



結論:

使孩子更優秀、父母更快樂。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家法全書

阿奇:我爸媽規定我每天十點前一定要回家,否則....

阿頴:這很容易啊, 你還能出門,我家的規定是,沒有考上前十名就不能出門....

阿方:你們家都還有明確的規定,我們家啊,爸爸心情好,我多晚回去都沒有關係,爸爸心情不好時,

我出現在他面前他都嫌我煩!

阿文:我最煩了,我家是我媽當家,我媽最不喜歡我問她:爸爸時麼時候回家,只要我問了, 就沒有給我好臉色,

真奇怪,我只是關心問問,為什麼媽媽就是不高興?

阿玲:我爸媽最開明了,只要我們事前與他們討論好,他們大都會支持我們的想法,但不是溺愛我們,我覺得他們擔心太多,

但是,他們說我們還沒長大。



以上的對話,您是否可以看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有些家規很明確,有些家規確好像隨時看父母的決定,

有些家庭的家規是共同討論出來的,有些家規好像是個地雷,你必須小心翼翼地遵守,至於您的家呢 ?



結論:健康的家庭守則使人成長, 愛與榜樣是教養孩子的不二法門。(福祿貝爾)

##EasyReadMore##

閱覽提示

建議採用firefox, Google Chrome來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