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情緒與身體
高昻的情緒 足以激發身體的潛能
低落的情緒足以委靡強健的身體
身體狀況的良好
常能使人有更和悅的情緒
內部的隱疾
又總表現在反常的情緒之中
憤滿的情緒
常在一番運動之後得以渲洩
疲勞的身體 常在一片愉情之中得以恢復
由此可知 要想身體好
先要有愉悅的心情 要求平和的情緒
必先保持健康的身體
而每當我們心情莫名地焦躁
體能顯明地衰退時
在責怪環境或營養之前
先得檢討一下自己的身體與情緒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不同的今天
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升上來,花兒凋謝,明天也還會再開。
這話給人無限的安慰,讓人在絕望中找到新的希望,
但是這話也給一些因循的人,拖延著他手上應當處理的事,
老把今天該辦的事保留到明天,將明天要做的事又緩延到後天,
結果很多事情永遠不能定時完成。
中學生最喜歡的一句口號叫:「年輕不要留白。」
吶喊著的時候又往往誤解了這話的涵義,
以為不留白,是加上玩樂的繽紛色彩,
所以就把青少年該擔負的責任如讀書求學問和品德的修養
完全抛在後頭,先盡情享受生活,吃喝玩樂。
每個人一輩子只能年輕一次,
不管你再怎麼依依不捨,
不論你如何苦苦挽留,
光陰走過,
就像河裏的水一般,
緩緩的流走,年華跟著老去。
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
沒有一個人的一天是相同的,
雖然都是一樣去讀書或者工作,
但是,今天發生的事,明天不會發生,
今天遇到的人,並不是每一個都是昨天遇到過的。
重視今天,不要讓日子白白溜走,
力求上進,讓自己今天比昨天更好,
今天比昨天更進步。
王爾德有一句話:
「不要讓時間白白走過,好像你可以活上一萬年似的。」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時間還很多,日子還很長。
時間是無法儲存的,花用以後它就不見蹤影了。
「捲土重來」對於歲月是不適用的成語,
「時光倒流」是不可能的事,
更不要相信「來日方長」,
如今你最應當做的是:
好好珍惜今天,
不要浪費你的青春歲月。
因為,時間一去再也不會回頭。
思考空間
※ 年輕不要留白;你同意這句話嗎?
※ 你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豐富不留白?請與同學討論。
戒癮
我非常喜歡喝咖啡,
每天連睡覺之前都得來一杯,
才覺得這一天算是真正結束了。
大概也正因為咖啡喝得太多,
造成心跳過速,不得不去看醫生。
「你咖啡喝太多了,心跳當然會快。」
醫生說:「從今天開始你要停止喝咖啡。」
我大吃一驚:
「什麼?你叫我不喝咖啡,你一定不知道喝咖啡有多大的樂趣。」
「我確實不知道。」醫生笑著說:
「我只知道不喝咖啡還能快樂,不用咖啡提神仍能精神抖擻,
是多麼好。那些令我們上癮的東西,耽迷其間固然是件樂事;
但是能戰勝它,不更值得高興嗎?」
退路
有一家人遭了小偷,為防止小偷再度破窗而入,
屋主特別在樓下所有的窗子外面,加裝一道鐵欄。
但是接著他住的二樓又遭了小偷,
並發現小偷是由一樓攀著窗上的鐵欄進入二樓的,
於是屋主又為二樓所有的窗戶裝了鐵欄,
心想:小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進來了吧。
豈知才過不久,這家樓下突然失火,
幾個孩子和一個大人睡在二樓,
因為鐵欄的阻隔,無法逃出,
竟攀在窗上,活活被燒死。
這個不幸的故事,給我們一個教訓------
當我們自以為斷絕敵人的機會時,可能正為他製造另一個機會;
當我們把敵人所有的機會都阻絕的時候,也可能失去了自己的機會。
不管我們怎麼對付敵人,總得為自己留個退路才行。
快感與美感
什麼是快感?什麼是美感?
如果你喝一杯飲料時說:「真是太好喝了,太解渴了!」這是快感。
如果你喝一杯飲料時說:「酸酸甜甜的,彷彿初戀的滋味。」這是美感。
什麼是美感距離?
如果你看到一幅畫像,而認識其中的人,八成會評它像不像。
如果你看到一幅畫像,而不認識其中的人,八成會評它美不美。
這當中的不同,就是美感距離。
潛能
常聽人說:「不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遭遇。」
其實我們更該講:「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
岩石間的樹根,總是長得特別蒼勁;沙漠裡的種子,
常能在偶然有水時快速萌發;極帶的苔蘚,
可以經歷長期的乾寒,而依然存活。
生物既然被環境哺育,就當然受環境的塑造,
只是一般動植物,唯有在適應的機能上被鍛鍊得更堅強,
人類卻能在精神、意志上,被塑造得更偉大,
這也就是「草木不經霜雪,則生意不固;
人不經憂患,則德惠不成」的道理了。
一個聯考生的週末
※ 家人的愛是最豐富、真摯的。
傍晚六點鐘,小青此時正絞盡腦汁算一道數學題,
這一題花了她半個鐘頭,她懊惱地咬著筆桿,腳不安份地踢著桌腳。
小青自下午二點就坐在書桌前唸書,她連起身喝水也没有,
就這樣一科換一科的唸,每次累了想休息,
一想到距聯考只剩幾天,她又乖乖打開剛合上的書。
「小青!小青!」樓下突然響起爺爺的叫聲。
「幹嘛?」小青低低地回應,聲音小得連自己都快聽不到了。
「小青!小青!」隔了幾秒鐘,爺爺扯起嗓子更大聲地喊著。
「拜托!」幾番猶豫,小青重重地放下筆,不甘心地走下樓。
一下樓,就看到爺爺一臉抱歉和委屈,
「小青,妳爸媽都說要晚點回來,爺爺肚子好餓,妳先去煮點菜好不好﹖」
「可是….好啦,我去煮。」
小青嘟著嘴走進廚房,心裏怪起家人不體諒她這個考生,
就連兩個妹妹也不見人影。才走進廚房,
就聽到大門口一陣喧嘩,爸媽和妹妹們提著大包小包進廚房。
「今天是週末,大家決定一起包水餃。吃完晚餐後,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呢!」
媽媽邊說邊拿出許多小青愛吃的水果。
小青看看興高采烈的家人,再看看爺爺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
她明白了。原來,
她的家人合力把她騙下樓來,要她暫時放下書本,和他們歡度週末。
她那天没有再坐回書桌前。但是說也奇怪,
第二天她重新算那一題數學,竟輕輕鬆鬆地得到解答。
思考空間
※ 你認為怎樣唸書比較有效率?
※ 你認為,在家裡,「考生」最大嗎?
(台北/陳臆貴)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曼陀羅心靈彩繪
曼陀羅心靈彩繪解說
什麼是曼陀羅(MANDALAS)?
MANDALAS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譯
代表「神聖圓輪」之意
其中文寫法則是曼荼羅或曼陀羅
曼陀羅起源於大約距今1500年前的印度佛教
約1200年前 擔任遣唐使的空海和尚自唐朝(現在的中國)回國時
將曼陀羅帶回了日本
不僅如此 曼陀羅甚至傳到了西藏 尼泊爾等地
日本的寺廟 美術館等地所見到的曼陀羅大多是四角形
但西藏 尼泊爾等地的曼陀羅幾乎是圓形
明確地表逹出「神聖圓輪」之意
在圓形的曼陀羅中
繪有四方為門的正方形宮殿
而神佛便居住其中
換個角度來看
日本的曼陀羅或許就是只留下宮殿部份而形成的作品
曼陀羅想青現的最高真理
正是「世間所有事物皆為神佛化身 所有事物皆有其存在意義」
但是 即使明白這些文字與道理
想真正體悟箇中真理卻相當困難
因此曼陀羅才會訴諸人的感性
透過視覺來傳逹真理
這也正是曼陀羅的重點所在
特別是「世間所有事物皆為神佛化身 所有事物皆有其存在意義」
這種思考方式 與重視秩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小孩子在開始彩繪曼陀羅之後
心靈會逐漸變得沉穩平靜
開始體貼
關懷他人
甚至消弭原有的暴力行為
此外 也有些無論怎麼責罵也無法攺變的孩子
卻在彩繪曼陀羅之後變得乖巧聽話
這都是因為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方式
掌握了曼陀羅所傳逹的真理
教育孩子無法只靠講道理
與其如此
不如重視孩子感性的一面
這也是曼陀羅彩繪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轉錄自曼陀羅心靈彩繪2內文)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情緒與身體
情緒與身體是相互影響的
高昻的情緒 足以激發身體的潛能
低落的情緒足以委靡強健的身體
身體狀況的良好
常能使人有更和悅的情緒
內部的隱疾
又總表現在反常的情緒之中
憤滿的情緒
常在一番運動之後得以渲洩
疲勞的身體 常在一片愉情之中得以恢復
由此可知 要想身體好
先要有愉悅的心情 要求平和的情緒
必先保持健康的身體
而每當我們心情莫名地焦躁
體能顯明地衰退時
在責怪環境或營養之前
冒險 金錢 沈思
你知道為什麼少年人比較喜歡冒險嗎?
因為他們眼前有太多的歲月,所以不覺生命的可貴;
他們心底有太少的記憶,所以不惜冒險以尋求新的經驗。
你知道為什麼中年人比較喜歡金錢嗎?
因為他們只剩下一半的年歲,
所以漸漸感覺享受生命的重要;
他們不再仗恃年輕的活力,
所以開始依靠金錢。
你知道為什麼老年人比較喜歡沈思嗎。
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過去,卻只剩下少許的未來;
他們沒有體力找尋新的體驗,
卻能靜靜咀嚼過去的回憶。
生命的學習
我本害怕孤單 直到我學會愛自己
我本害怕失敗 直到我體會不嘗試 則只有失敗一途
我本害怕成功 直到我理解值得一試 好讓自己快樂
我本害怕人言 直到我學會 不管如何 人們總會對我有意見
我本害怕痛苦 直到我學會此乃成長之必經
我本害怕真相 直到我看出謊言之醜
我本害怕生活 直到我體驗其美
我本害怕死亡 直到我了解它並不是終點 而是開始
我本害怕命運 直到我了解我有能力攺變生活
我本害怕憎恨 直到我看見無知更糟
我本害怕愛 直到我心感動 它讓黑夜消褪 進入無限光明
我本害怕遭人嘲弄 直到我學會如何自我解嘲
我本害怕長大 直到我得以日增智慧
我本害怕未來 直到我體悟生命漸次美好
我本害怕過往 直到我體會到它巳無傷於我
我本害怕黑暗 直到我見星夜之美
(轉貼文章)
聰明與高明
聰明是向外開拓 高明是往內尋求
聰明是用頭腦思考 高明是用心去想
聰明是用比例尺畫出精密的設計圖 高明是無所為而為的隨手塗鴉
聰明是乾旱時的造雨機 淹水後的抽水機 高明是隨時隨地保持雲淡風輕
聰明是在一杯咖啡裡變化出數種花樣 高明是從一盞清水中感覺出單純的甘甜
聰明是天生的優勢 高明則靠後天的修養
如果不夠聰明 沒關係 你至少可以把自己的靈魂鍛鍊得更高明
是的 這裡就說到重點了 聰明的人可以折服別人 高明的人卻能擺平自己
小時候 你曾經對別的小孩炫耀:看,我有你沒有
你有的可能是一只風車 一個洋娃娃或一隻彩色筆
長大後 你卻開始羨慕你的朋友:唉,他有我沒有
別人有的可能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一樁受寵的感情或一種優渥的生活
孩子氣的炫耀是天真 成人式的羨慕卻不免幼稚了
其實你也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是別人沒有的呀
例如說 你可能有堅固的牙齒 當別人只能吃西瓜時 你卻能啃甘蔗
你可能有修長手指 當別人只能吹口琴時 你卻能彈鋼琴
也許當你羨慕著別人時 別人也在羨慕著你呢
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沒有誰比誰更幸運 也沒有誰比誰更尊貴
人生在世 不過是跟著因緣走 而因緣向來是生滅無常的
所以 擁有無須歡喜 因為擁有就代表了有失去的可能
沒有也不必難過 因為沒有才有機會去獲得
在得失之間 無所謂好與壞 一切不過是跟著因緣走
保持一顆心的自由自在 輕輕鬆鬆跟著因緣走吧
當你能夠把世事無常看透 也就是你真正長大(高明)的時候
(轉貼文章)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
最近認識一位美國籍的出家師父(monk),
是個很有趣的事情。
特別是他叫我舉起蕃茄汁跟他說話的經驗。
我們約在新竹的一家茶館(tea house),用英文談論著心經(Heart Sutra),
師父用英文跟我解釋因果(cause and effect)、輪迴(reincarnation)這些事情,
這都還不稀奇。 有趣的事情在後頭呢!
師父一聽完我跟他提到的個人煩惱的時候,
他索性要我左手提起他剛買的三罐番茄汁,
一邊提著,一邊跟他說話。
可想而知,我左手感覺到疲勞的程度,跟時間成了正比。
也懊惱著為何師父要我一邊提著三罐蕃茄汁,一邊跟他說話。
受不了這樣的酸楚,我自行把左手放下,
卻聽到師父跟我說:「Hold it up,and keep talking to me.」,
聽到這樣的話,心理不免起了疑心,
我手提的那麼酸,為何不讓我放下手上的重物,輕鬆地與他對談?
約莫過了15分鐘,我的左手實在承受不住了,
才聽見師父跟我說:「Now you can put it down.」。
看著我狐疑的臉,師父居然笑了出來。
「你不喜歡提著重物跟我說話,為何你卻喜歡帶著煩惱來跟我說話,
帶著煩惱過著你的生活呢?
手酸了,放下就好,對待煩惱,不也是這樣?
或是這些煩惱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樣, 是你自己用手把它們給舉起來的呢?」
有趣的經驗,對吧?
最近我開始這樣的練習,一手舉起有重量的東西,一邊想著事情。
手酸了,自然會放下手上的東西,
看看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學到,
心累了,就把心事給放下來。
我們很容易的放下有形的重物,
卻很難放下無形的重擔。
(轉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