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體罰是否真的不好

最近與幾位老師在研討體罰對孩子真的不好嗎?也參加幾場關於孩子心理課程的講座,

結合一些看法,和你們分享。



孩子遭遇挫折時,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父母如何來幫助他們,此時,父母應以積極的態度協助孩子,

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所面臨的困難,在一切管教和教育的背後,父母扮演一個極重大的角色。



首先,要處理很重要的管教問題與自尊問題。處罰,尤其是體罰,會不會破壞孩子的人格?

是在於父母的態度和動機,重點不在於“要不要打”,而是『怎麼打』、『為什麼打』,如果使用得當,

體罰是一種很有用的工具,適度的體罰孩子,但這絕對不表示可以把自己的沮喪和不安發洩在孩子的身上。

更不可以在別人面前處罰他,或者使用不尊重的方式羞辱他。因此在處罰孩子的時候,要特別留意,

避免傷害孩子脆弱的心靈。



完全不管教孩子,其實也是容易破壞孩子的自尊,當孩子知道自己犯錯時,他會期待父母做出適當的反應,

畢竟父母象徵每個孩童想要的公平、法令和秩序;父母若拒絕孩子的挑戰,孩子會變得不尊重父母,

也會認為沒有必要聽父母的話。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會納悶,如果父母很愛他,為什麼容許他做這種

“不對的行為”。



一些心理學家測驗出一些數據:自尊心高的孩子在家中享有比較多的愛,而且被珍惜;

父母管教的也比較嚴格;家庭比較民主和開放。所以,只要把行為的界線設定好,孩子就能在此範圍中,

自由地培養和發展個性。





結論:孩子的自我不代表是自尊,聰明的父母,應替孩子把關好。

體罰是否會破壞孩子的人格,在於父母的態度和動機,

而完全不管教孩子,也是容易破壞孩子的自尊。

##EasyReadMore##

閱覽提示

建議採用firefox, Google Chrome來瀏覽!